12月13日上午,机电学院党委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4年党外人士座谈会,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报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进展,并就共创一流业绩展开研讨。学院党委书记张灯,党委统战委员、副院长姜峰,党委副书记余桦,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人士代表与会。
张灯首先传达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从完善大统战格局、助力制造强国建设两个方面,结合一流学科建设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建议,表示应秉承“和美机电,共创一流”的理念,从党建、行政、教师、学生、业绩、校友六个方面全面发力,为建设“侨校+名校”一流和美制造强院而努力奋斗。姜峰简介了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表示学位点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凝练学科方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开发或工程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与会人员聚焦“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机志同心,共创一流业绩”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厦门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机械工程系研究员沈剑云培养了在中国创业、致力中塔交流合作的塔吉克斯坦籍研究生波成祥。他建议要注重凝练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成功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一流业绩的重要支撑。集美区人大代表、农工党华大厦门支部主委、院长助理段念聚焦两类学生培养,探索通过混班教学模式解决两类学生基础差异问题,认为应该围绕侨校宗旨,将中华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推进两类学生的融合。学院工会副主席、智能制造工程系教师张际亮分析了两类学生在理论基础、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差别,认为要提出有针对性教学改革方案,才能实现一流人才培养。
九三学社社员、制造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胡中伟表示,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不同角度夯实一流学科基础,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他强调了一流学科建设中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业设计系主任林敬亭从本专业角度出发,认为今后要更多地探索如何与机械工程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同时找准专业定位和特色,以期实现显著性成果。农工党党员、车辆工程系主任张锋从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鼓励的新能源新材料方向出发,认为在研究中要找准小切口,做出大特色。
农工党党员、机械工程系教师任好玲建议,要梳理全院一流学科建设相关数据,对标对表找出优势和薄弱环节,在任务分解中让教师清楚自己的发力点。九三学社社员、工业设计系副主任艾小群认为一流学科要有一流的教学成果,要有一流的立意点,要围绕“侨”的特色来做,同时科研上要与机械工程专业更多融合。致公党党员、工业设计系教师吴振东关注到部分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认为从培养“一流学生”维度出发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无党派人士、工程训练中心高级实验师朱来发强调实践教学的创新,认为要突破传统工程训练模式,引入前沿技术和行业热点,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将工程训练中心建成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平台。
与会院领导回应了老师们的关注和关切。张灯表示将整理各位老师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研究整改方案,一一推进落实。他认为,当前我们正处于学科发展历程中最接近实现一流学科的时候,希望全体师生坚定目标,凝心聚力,抓实“六个一流”,为建成省内前列、国内一流、国际上声誉良好的高水平学院共同努力。
机电学院党委一贯重视党外人士工作,创设“四心下午茶”工作机制,依托“书记同心下午茶”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常态化谈心谈话;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外青年教师工作机制,在政治引导、能力培养、师德培育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支持民主党派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定期与各民主党派教师沟通,邀请其参加学院相关工作会议,增强对学院各项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力度。
党外人士座谈会现场
初审:黄文婷
复审:陈娴娜
终审:颜良举